Quantcast
Channel: 我爱自然语言处理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5

新浪张俊林:大语言模型的涌现能力——现象与解释

$
0
0

内容来源:ChatGPT 及大模型专题研讨会 

分享嘉宾:新浪新技术研发负责人、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 张俊林

分享主题:《大型语言模型的涌现能力:现象与解释》 

转载自: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621438653

注1:本文整理自我在今年3 月 11 日 “中国人工智能学会”主办、达观数据承办的「ChatGPT 及大模型专题研讨会」上《大型语言模型的涌现能力:现象与解释》的现场分享,介绍了大语言模型中的涌现现象,以及关于涌现能力背后原因的相关猜想。感谢CSDN帮助整理的文字稿。

注2:另,有人问了,既然很多自然现象也体现出涌现能力,那么大语言模型的涌现现象需要解释吗?我个人认为是需要的。毕竟,说大语言模型的某个特殊现象属于“涌现现象”,也是被个别研究提出来,未有确切证明或证据,是否它和自然现象中出现的涌现现象内在机制是类似或一样的,其实可以存疑。而且我认为大模型的这个现象,背后应该有些我们可以理解的原因。如果我们不追求现象背后的解释,仅仅把目前解释不了的现象统一归类为涌现或者其它什么概念,就此了之。那么,其实我们也可以把大模型的目前理解不了的很多现象,统一归类为这是一种“神迹”,那世界上很多事情就简单多了。另另,用Grokking解释涌现现象,尽管我把它称为”用玄学解释玄学“,但是觉得还是值得深入探索的方向,也许可以把上面的说法,优化为”用含玄量较低的玄学解释另外一个含玄量较高的玄学“。

注3:如果仔细分析的话,大语言模型的这个所谓“涌现现象”,如果仅仅把现象归因于模型规模,目前看大概率是把问题简化了,很有可能影响因素是多样化的。如果让我归纳的话,某个任务,大语言模型是否会出现“涌现现象”这个变量 y,很可能是以下多因素影响的某个未知函数:

而关于此,需要进一步更深入的研究与解释。

一、什么是大模型的涌现能力

复杂系统学科里已经对涌现现象做过很久的相关研究。那么,什么是“涌现现象”?当一个复杂系统由很多微小个体构成,这些微小个体凑到一起,相互作用,当数量足够多时,在宏观层面上展现出微观个体无法解释的特殊现象,就可以称之为“涌现现象”。

生活中的涌现现象

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涌现现象,比如雪花的形成、堵车、动物迁徙、涡流形成等。这里以雪花为例来解释:雪花的构成是水分子,水分子很小,但是大量的水分子如果在外界温度条件变化的前提下相互作用,在宏观层面就会形成一个很规律、很对称、很美丽的雪花。

那么问题是:超级大模型会不会出现涌现现象?显然我们很多人都知道答案,答案是会的。

大语言模型参数增长示意图

我们先来看下大语言模型的规模增长情况。如果归纳下大语言模型在近两年里最大的技术进展,很有可能就是模型规模的快速增长。如今,大规模模型一般超过 100B,即千亿参数。如 Google 发布的多模态具身视觉语言模型 PaLM-E,由540B 的 PaLM 文本模型和 22B 的 VIT图像模型构成,两者集成处理多模态信息,所以它的总模型规模是 566B。

大语言模型规模不断增长时,对下游任务有什么影响?对于不同类型的任务,有三种不同的表现:

第一类任务表现出伸缩法则:这类任务一般是知识密集型任务。随着模型规模的不断增长,任务效果也持续增长,说明这类任务对大模型中知识蕴涵的数量要求较高。

伸缩法则与涌现能力

第二类任务表现出涌现能力:这类任务一般是由多步骤构成的复杂任务。只有当模型规模大到一定程度时,效果才会急剧增长,在模型规模小于某个临界值之前,模型基本不具备任务解决能力。这就是典型的涌现能力的体现。这类任务呈现出一种共性:大多数是由多步骤构成的复杂任务。

第三类任务数量较少,随着模型规模增长,任务效果体现出一个U 形曲线。如上图所示,随着模型规模增长,刚开始模型效果会呈下降趋势,但当模型规模足够大时,效果反而会提升。如果对这类任务使用 思维链CoT技术,这些任务的表现就会转化成伸缩法则,效果也会随着模型规模增长而持续上升。

因此,模型规模增长是必然趋势,当推进大模型规模不断增长的时候,涌现能力的出现会让任务的效果更加出色。

二、LLM表现出的涌现

目前有两大类被认为具有涌现能力的任务,第一类是 In Context Learning(“Few-Shot Prompt”),用户给出几个例子,大模型不需要调整模型参数,就能够处理好任务(参考上图给出的情感计算的例子)。

如上图展示,利用In Context Learning,已经发现在各种类型的下游任务中,大语言模型都出现了涌现现象,体现在在模型规模不够大的时候,各种任务都处理不好,但是当跨过某个模型大小临界值的时候,大模型就突然能比较好地处理这些任务。

第二类具备涌现现象的技术是思维链( CoT)。CoT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few shot prompt,就是说对于某个复杂的比如推理问题,用户把一步一步的推导过程写出来,并提供给大语言模型(如下图蓝色文字内容所示),这样大语言模型就能做一些相对复杂的推理任务。

从上图可以看出,无论是数学问题、符号推理问题,CoT 都具备涌现能力。

除此之外,其他任务也有涌现能力,如上图所示的数学多位数加法、命令理解等。

三、LLM模型规模和涌现能力的关系

可以看出,涌现能力和模型的规模大小有一定的关联关系 ,那么,我们的问题是,具体而言,两者是怎样的关系呢?

我们分头来看,先看下In Context Learning 的涌现能力和模型规模的关系。上图展示了对于不同类型的具体任务, In Context Learning 的涌现能力和模型规模的对照关系。

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,我们很难给出一个唯一的模型大小数值。不同类型的任务,在In Context Learning方面,模型多大才具备涌现能力,这跟具体的任务有一定的绑定关系。例如:图表第一行的3位数加法任务,模型只要达到 13B(130亿参数),就可以具备涌现能力,但是对倒数第二行的 Word in Context Benchmark任务而言,目前证明,只有540B 大小的模型才可以做到这点。我们只能说,就In Context Learning而言,如果模型达到 100B, 大多数任务可以具备涌现能力。

对于CoT来说,结论也是类似的,就是说要想出现涌现能力,模型规模大小和具体任务有一定的绑定关系。

四、把模型做小会影响LLM的涌现能力吗?

因为对很多任务来说,只有模型规模做到比较大,才能具备涌现能力,所以我个人比较关心下列问题:我们能不能把模型做小?把模型做小是否会影响到LLM的涌现能力?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。我们这里拿两个小模型代表来探讨这个问题。

第一个小模型代表,是 DeepMind 2021年发表的模型 Chinchilla,这个模型目前做各种任务的效果,和 540B大小的PaLM 基本相当。Chinchilla的思路是给更多的数据,但是把模型规模做小。具体而言,它对标的是Gopher模型,Chinchilla模型大小只有 70B,是Gopher的四分之一,但是付出的代价是训练数据总量,是Gopher的四倍,所以基本思路是通过放大训练数据量,来缩小模型规模。

我们把Chinchilla规模做小了,问题是它还具备涌现能力吗?从上图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出,起码我们可以说, Chinchilla 在自然语言处理的综合任务 MMLU 上是具备涌现能力的。如果小模型也能具备涌现能力,那么这其实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:对于类似 GPT3 这样的模型而言,很可能它175B 这么多的模型参数,并没有被充分利用,因此,我们在以后训练模型的时候,可以考虑先增加训练数据,降低模型参数量,把模型做小,先把模型参数利用充分,在这个基础上,再继续增加数据,并推大模型规模。也即是说,目前看,我们先把模型做小,再把模型做大,看上去是可行的。

第二个小模型代表是 Meta 发布的开源模型 LLaMA,它的做法其实很好理解,本质上就是开源的 Chinchilla,它的思路是完全遵照 Chinchilla 来做的,就是说增加训练数据,但是把模型规模做小。那么LLaMA是否具备涌现能力呢?从上图表格数据可以看出, 虽然LLaMA 在MMLU这个任务上比 Chinchilla 稍差一些,但是效果也不错。这说明LLaMA在MMLU上基本也是具备涌现能力的。

其实,有个工作目前还没有看到有人做,但是这个工作是很有价值的,就是充分测试当模型变得足够小(比如10B-50B规模)以后,各种任务的涌现能力是否还具备?这是个很有价值的事情,因为如果我们的结论是即使把模型规模做小,各种任务的涌现能力可以保持,那么我们就可以放心地先追求把模型做小。

五、模型训练中的顿悟现象

这里介绍一个比较新的研究方向,顿悟现象,英文叫 “Grokking”。在这里介绍模型训练过程中的顿悟,目的是希望建立起它和大模型涌现能力之间的联系,我在本文后面会尝试用顿悟现象来解释大模型的涌现能力。

我们首先解释下什么是顿悟现象。如上图所示,对于一个训练数据较少的数学任务(通常是数字求和取余数的问题),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奇的现象。比如我们将数据集切成两块,50% 数据作为训练集(图中红线展示了随着训练过程往后走,任务指标的变化情况),50% 的数据作为验证集(图中绿线的走势展示了训练动态)。在学习数字求和取余这个任务时,它的训练动态会经历三个阶段:

  • 第一个阶段是记忆期:红线对应的训练数据指标突然走高,代表模型记住了50%的训练数据的结果,而绿线对应的验证集指标接近0,说明模型完全没有泛化能力,就是说没有学会这个任务的规律。所以这个阶段模型只是在单纯地记忆训练数据。
  • 第二个阶段是平台期:这个阶段是记忆期的延续,体现为验证集合效果仍然很差,说明模型仍然没有学会规律。
  • 第三个阶段是泛化期:这个阶段验证集合效果突然变好,这说明突然之间,模型学会了任务里的规律,也就是我们说的,出现了顿悟现象,突然就学明白了。

后续研究表明:Grokking 本质上是在学习输入数字的一个好的表征。如图所示,可以看到由初始化向记忆期再到顿悟现象出现的过程,数字的表征逐步开始体现当前学习任务的任务结构。那么 ,我们能用Grokking 来解释大模型的涌现现象吗?目前,有部分研究暗示两者实际是存在某些关联的,但尚未有研究明确地指出两者之间的关系。两者从走势曲线看是非常接近的,但是有很大区别,因为Grokking描述的是模型训练动态中的表现,而涌现表达的是模型规模变化时的任务表现,虽然走势相近,但两者不是一回事。我认为,要想用Grokking解释涌现现象,核心是要解释清楚下列问题:为什么规模小的语言模型不会出现  Grokking ?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。因为如果规模小以及规模大的语言模型都会出现Grokking,那么说明Grokking和模型规模无关,也就不可能用来解释大模型的涌现现象。本文后面,我会给出一个自己的猜想,来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。
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05

Trending Articles